2013年5月11日星期六

拒絕「捱騾仔」 80後創業發圍

成功在於敢嘗試 憑好蹺絕處逢生


資料來源: [經濟日報] http://www.hket.com/eti/article/481bce55-5f2d-45ab-a881-6cd5770dedda-890287

80後常抱怨沒機會發圍,買樓置業更是妙想天開。但兩名80後陳銘堅(Sammy)和黃穎揚(Paul),均在人生低潮期創業,分別創辦連鎖甜品店和War Game配件王國,現時每年營業額逾千萬元。

幾毫子耳挖 建5千萬野戰王國

黃穎揚在內地設廠,生產War Game配件,去年營業額約5,000萬元。(陳國峰攝)
81年出世的黃穎揚(Paul),由屋邨仔變為一名生意人。上大學時因成績太差被踢出校,他曾做過清潔工,最窮時一天只能買一碗雞翼飯充飢。人在絕境,他找到網上賣耳挖的出路,成功賺到第一桶金,其後北上生產各款野戰配件,去年生意額逾5,000萬元。

  Paul年輕時家中曾領綜援,03年沙士他在沙頭角做入油員,月薪僅5,000元。他說,因為年少時敢於嘗試,令他處事變得靈活,對日後創業有很大幫助。

  07年他與一位大學同學開始在eBay做銷售,起初一、兩個月賣遊戲插卡,但完全沒生意。剛好一名外國親戚托他在港買耳挖,他到鴨寮街買了幾十支,每支不到1元,反正買得太多,於是他嘗試在網上賣。

  在eBay一搜尋,他發現有澳洲商人出價1支賣6.5美元,相當於50港元,就此發現巨大商機。他立即以5.5美元出售,之後生意接踵而來,忙個不停。

面罩好賺 夠買兩層內地樓

當時有人取笑他:「阿Paul,不如認真找些生意,難道賣耳挖賣一世?」但他沒理會,並開始賣電筒、玩具槍、鐳射器、瞄準器。幾個月後,他的eBay帳戶已有口碑。
Paul在旺角設門市,尤以保護面罩最賺錢。(陳國峰攝)
10年他開始北上自家生產War Game配件,包括迷彩衣、保護面罩、槍袋及電筒等,除本港及內地市場,還接到歐美及日本定單。他說:「別小看保護面罩,生產成本只需6元,但零售價是18元,單是賣面罩,我在內地已經夠買兩層樓了!」

他的座右銘是:要先採取行動,不要整天說計劃一下才去做,遇到困難就想辦法克服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由零開始 改良甜品年吸千萬

5名從不入廚的80後,對於如何炮製芝麻糊、紅豆沙一竅不通,但偏偏創立了甜品店「五代同糖」,還以心太軟、雞蛋布丁及雪花冰賣個滿堂紅。分店愈開愈多,兩年前更開拓內地市場「賺人仔」,每年營業額達千萬元。

陳銘堅指,內地消費力強勁,發展潛力大。(梁偉榮攝)
五代同糖董事之一陳銘堅(Sammy),今年32歲,創業前任珠寶銷售員。金融海嘯淹至,歐美珠寶生意大不如前,Sammy擔心「食穀種」,心想與其坐以待斃,不如主動出擊,遂於09年與4位朋友創立甜品店。

  當時Sammy住所附近有間糖水舖,晚晚大排長龍,他見賣糖水毛利可觀,於是每人出資30萬元,並飛到台灣學藝。有感當時台式雪花冰大熱,他們便引入機器,又四出打聽製作中西式甜品的秘技,最終於09年在銅鑼灣開設首間五代同糖。

文華總廚當顧問 扭虧為盈

以雪花冰打響名堂的五代同糖,年營業額達千萬元。(梁偉榮攝)
Sammy的大無畏精神馬上遇到考驗。開業半年,生意額無法抵銷租金、原材料及人工開支,月月蝕錢,當時他想:「得1萬蚊人工,真係供樓都唔夠!」幸而半年後出現重大轉機,Sammy在朋友介紹下,邀得前文華東方酒店甜品總廚復出當顧問,改良雪花冰、心太軟及西米露等甜品,五代同糖最終闖出名堂。

香港舖租貴、食材成本高,五代同糖遂於前年開始進軍內地。(梁偉榮攝)
全盛期有14間分店,惟本港租金及食材成本不斷上升,令毛利下跌,該公司遂改變經營策略,縮減本港分店數目,前年更衝出香港,到內地廣東省開分店。Sammy稱:「在香港做生意餓不死,但內地才是真正搵錢的地方!」他認為,從事飲食業最重要是保持食物質素,不能為賺取更多利潤而偷工減料,這才能贏得口碑。



施永青教路:掌握市場、用人有法

作為前輩,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認為,只要創業者「走投無路」,凡事總變得有可能。好像他當年前無去路,才孤注一擲,以5,000元創辦中原地產。

伺準市場形勢 生意滾滾來

人稱「施老闆」的施永青於1978年創業,事隔30多年,他認為新一代創業不比以前困難,只是成本變高。「大學生不如做專業人士,為何要創業這麼辛苦?如果說沒本錢,大可以問父母拿,或者自己買少點名牌、去少些旅行慳錢。」

  他說,創業肯定比打工辛苦,亦沒有人天生懂當老闆。被問到中原為何會成功,施永青認為自己有觀察市場變化的能力,以及擅於用人。

  他舉例稱,自己初入行時發現,當年地產經紀以炒樓為實,低買高賣,賺取差價。施笑言:「我無錢炒樓,惟有做代理,只收取佣金。」一年半後,他賺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。

  1982年中英談判,香港投資者對前景感憂慮,樓市大幅回落。此時施永青與拍檔集中火力專做愉景灣樓盤,然後再逐個屋苑搶攻市場,迅速建立中原品牌,未幾,規模已可直迫當時的龍頭大行美聯物業。

  報業競爭激烈,05年他自掏1億元創辦免費報紙am730,並保持盈利。他說:「一開始已經講明,公司有錢賺,員工一定可分到1/3,他們工作自然更落力。」

先打工儲經驗 免倒錢落海

俗語有云:「創業容易,守業難。」施永青說創業要成功並沒方程式,但建議有意創業者最好先了解相關行業。譬如欲投資飲食業,最好先到餐廳打工,累積相關經驗,否則容易「倒錢落鹹水海」。

  他認為,創業者要找到自己的生存模式,然後再複製放大。若果經營情況愈來愈差,毫無頭緒,不如忍痛結業,無謂「蝕老本」;若經營環境有改善,則可再觀察一下。

宜趁年輕多嘗試 耐性不可缺

港人追求短時間獲高回報,啟明創投合夥人林梁穎宇指,香港非欠缺創業空間,而是創業者欠耐性及熱情。她認為,年輕人機會成本低,應多作嘗試:「即使失敗,損失也不大,何樂而不為。」

  她舉例有中國科研專家在美國花8年時間研製人工耳蝸,結果研製成功,吸引全球10多個國家洽談代理,公司現時市值以億美元計。「花8年做科研,對分秒必爭的港人來說很奢侈。」

產品面向世界 吸引投資

林梁穎宇稱,基金批出的投資額最高為3,500萬美元,06年至今已有75間內地企業獲注資,但本港只有1宗申請獲批,且申請數目不多。要吸引創投基金投資,除攜完善計劃書主動「叩門」外,亦要講求產品概念,因創投基金不希望投資的產品只圍繞本港市場。

  以該基金在國內投資專門生產糖尿病人使用的胰島素藥業為例,3、4年前該藥廠年營業額只有數百萬元人民幣,但隨着產品質素提升,及糖尿病患者數目佔國內人口達9%,該藥廠現已擢升為北京最大藥廠之一,藥物更銷售到海外10多個國家,今年計劃在內地上市。

  她認為,內地與美國創業氣氛好,年輕人專注力高,多是「start from nothing」,失敗了亦不怕,但港人多衰在沒毅力堅持,怕輸、怕蝕底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